首页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及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渠道投资理财给投资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以理财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诈骗现象,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非法集资手段多变,危害极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各种旗号、编造高收益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有很强的欺骗性。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非法集资的特点,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
1、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
(一)如遇以下情形向公众集资的,务必立刻提高警惕:
1、打着“养老服务、养老项目、老年产品、以及以房养老”等旗号,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一些机构或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养生讲座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或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承诺高额利息非法集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 “抵押” “担保”等相关协议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2、利用“虚拟货币、元宇宙、NFT”等新概念的新型投资项目,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一些机构或企业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编造包装名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号称所发虚拟币为未来“元宇宙通行货币”,诱导公众购买投资;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手段非法获利。
3、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一些机构或企业为了获取投资者的信任,通常对外宣称公司即将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且有相关职能部门背书,引诱投资者购买;出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批准股份公司成立的法律文件,或是产权交易所的股权托管证明等。事实上,当地政府部门批复的公司成立文件,只能证明该公司存在,而产权交易中心出具的股权托管证明,不过是基于民事协议所进行的登记、托管,以上两项都不足以认定其设立、发行证券的行为合法。
(二)防范非法集资,这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
1、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保险”、高息“理财”,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
2、不被小礼品打动,不接收“先返息”之类的诱饵,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3、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购买保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三查、两配合”,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单证,配合做好转账缴费、配合做好回访。
4.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
合煦智远基金提示您:
● 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集资资金。
● 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参考资料·
1、公众号“防范非法集资志愿者”《警惕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JDlPwSwKnv2knCxNseLw?scene=25#wechat_redirect
2、拉萨市处非办《自治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岁末年初防范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
__biz=MzU5OTYxMDE2OA==&mid=2247499643&idx=4&sn=7d9089cf6f55a9aebebc28c5e57a70d9&chksm
=feb0f92cc9c7703adc3c0532751c798b392cb41aa046f57549b28dd8d3ab2e0423d0fc10bb53&scene=27
3、中国金融新闻网《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的《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链接: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jg/dt/202202/t20220221_239771.html
风险提示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在投资前了解所要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认真阅读所投资基金的全部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与本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