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煦智远基金官网-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合煦智远基金官网-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合煦智远基金官网-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合煦智远基金官网-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合煦智远基金官网-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首页

【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非法集资无保护,风险损失均自担
作者: 日期:2023-06-15


首推图-橘色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持续多发,非法集资的手法不断翻新,涉及领域、区域较广。为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切实增强自我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今天,给大家选编4件典型案例,揭露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打着“高息回报”、“返利销售”等名号的非法集资骗局的犯罪手段,助你练成识破非法集资骗局的“火眼金睛”,远离“套路”。



典型案例及风险提示

案例一

以销售保健品或赠送商品借机洗脑的非法集资案件

黄某在经营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期间,在我市某市设立门店,以经销亚麻奶、黑芝麻丸、氨糖等保健品为幌子,以月息1分2厘、1分6厘不等的高额利息为诱饵,共吸收当地群众40余人327万元资金,其中97%以上为老年人。2020年10月,黄某携款潜逃,给当地群众造成损失189万元。2022年1月26日,经法院审判,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责令被告人黄某退还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19万元。

风险提示:

近年来,虚假保健品宣传甚嚣尘上,不法分子针对生活条件好、享受养老金、文化水平低、防范能力差的中老年群体进行针对性宣传,通过发放卫生纸、鸡蛋、洗衣液等产品吸引中老年群体“听课学习”,而中老年群体面对一些“科学讲座”“专家问答”时,往往容易相信,逐步沦陷。

 

案例二

以销售保健品或赠送商品借机洗脑的非法集资案件

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6月29日,宁某在我市某县开设体验店,以充值现金可以兑换积分、积分购买商品可以返现为由直接或间接发展会员881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1亿元,宁某从中获利800余万元。2021年11月10日,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宁某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风险提示:

以电商、商城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欺骗会员进行投资。乍一看有实物产品,实际商城内产品价格明显偏高,明显是拆东墙补西墙,虚构获利空间和途径。

 

案例三

以农民合作社为名的非法集资案件

2011年至2015年,张某为从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中赚取利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我市某县注册成立某农民合作社,并以该合作社名义,以承诺支付高额利息为诱饵,通过业务员在农村吸收了3000余人次1亿余元存款。2014年因市场经济波动导致贷款无法收回,农民存款也无力偿还。2022年1月,经法院审判,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

风险提示: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由农户自愿组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服务。一些不法分子借农民合作社名义,突破“社员制”原则,吸收资金用于转贷赚取利差,实际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缺乏金融监管,风险巨大。

 

案例四

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

刘某某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6日期间,利用其在银行工作的便利,以银行工作人员的名义,借用银行的票据非法吸收公众资金285笔458万元,2021年7月22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已到案,现关押于看守所,目前案件仍在调查审理中。

风险提示: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利用职务便利,借用或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大家一定要在正规金融机构的营业大厅办理各类金融业务,如遇到承诺高额利息,但不在银行柜台和银行系统办理的情况,请及时提高警惕。

 

 

合煦智远基金提示您:

非法集资要辨明,擦亮双眼多防范。拒绝“高返利”“高回报”的诱惑,避开非法集资的套路,守护自身的财产和信用安全。


次图-筑牢安全防范意识,守住钱袋子



·参考资料·

公众号“运城晚报”《守住钱袋子,防范非法集资!这4个典型案例,触目惊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PpppKqQz01riMWlPpRn_Q




【固定图】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在投资前了解所要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认真阅读所投资基金的全部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与本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固定图】】中国投资者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