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题来了,为何老年人容易上当呢?
第一,理财知识缺乏。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消息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容易受一些所谓“老友”的影响,在骗子的忽悠下进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从而遭受损失。
第二,高额回报引诱。近年来,在各地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众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金融诈骗案中,大部分受害者中是老年人。这类诈骗案无一不是用高额回报来吸引老年人加入,屡屡得手。
第三,乘虚而入的“亲情”。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就是“以情动人”,例如,逢年过节电话问候、天冷天热短信提醒、甚至有上门帮老人整理家务、陪老人看病……等等,简直比亲生子女的关怀还无微不至,让老人在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柔后一步步进入他们的骗局,深陷其中。有些老人即使在资产受损时还不能相信这是事实,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却不听儿女的劝告。
第四,诈骗手段防不胜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使用的诈骗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各种电信诈骗的电话和短信防不胜防,各种披着高科技外衣的骗局层出不穷,各种打着做慈善外壳的陷阱目不暇接。
老年人如何提高警惕?投资建议如下:
1、高息理财需谨慎。对于防范高收益诈骗风险,老年人最好别当场做投资决定,可以先了解下平台的安全性或征求子女的意见,经过多方了解后再做决定。
2、分散投资有必要。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的目的其实很单纯,都是希望能更好地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因此“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议老年人分散投资,对于没有把握或本身风险大的投资方式一定要谨慎选择。建议选择与您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3、正规渠道最关键。很多老年人接触的证券市场信息较少,大多也都没有专业的理财技能,因此很容易被一些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广告吸引,为此可能遭受较大的财产损失。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名单。合法机构名录链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zjjg/hfjgml/xqhfjgml/
4、莫贪图便宜入圈套。老年人往往乐于参加“茶话会”、“大师免费授课”、“免费旅游”等活动,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需要投资者认真思考,并加以提防。
风险提示:本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司进行删除。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所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与本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